[隨想] 音樂、故事、時代性與焦慮
Published by Ting,
原文日期:3/4/2019。
(馬世芳老師「文藝發展與流行音樂文化」的旁聽課後感想)
今天的歌單
宋冬野 莉莉安
徐佳瑩Live版本 莉莉安
In Dreams
Every Breath You Take
小虎隊 青蘋果樂園
林憶蓮 誘惑的夜
剛開始坐在教室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察覺到自己的不安。隨著課程進行,才發現不安從何而來。同行聽講的友人,是喜歡唱歌、學習過薩克斯風的朋友,會留意曲式及轉折;許多教室裡的同學可能玩團,可能跑音樂祭,而我,似乎聽的歌沒那麼廣,也沒對音樂那麼有想法和觀察力。
一堂課會從幾首歌切入,每首歌都談得很廣,有曲式編排、有歌詞意境、有時代背景以及所反映的集體情緒。我發現自己最喜歡也最有共鳴的,往往是歌曲背後的時代故事,從操你媽的東京到懷念兒時記憶的紅蜻蜓、1980年代的紙醉金迷、享受青春和青蘋果樂園、拉拉在爆紅迷惘之後的《心理學》、1990青春男女的戀愛、衝撞、情傷和誘惑的夜,等等。每個人認識一首歌的方法都不太一樣,我想,我喜歡透過故事走進一首歌的感覺,去看見歌曲背後的臉譜和情感。
就像老師在課堂上提到的,90年代的音樂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集體情緒。我認為不只是那個年代的音樂如此,今天的音樂能有支持同志或批評時事或厭世嘶吼,也都是時下樂迷集體經驗的切面。
我喜歡課堂開放同學提問和互動的氣氛,這樣更能呼應到同學的感受與生活經驗。今天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提問之一,是關於李志受訪時提到的台灣歌曲中漸失的「力量」,之二是關於的「玫瑰色的你」為何被下架了。接著那個問題,我提問了審查制度是否對台灣音樂界和香港音樂界的創作能量造成影響。老師的回覆中也提到我近來很關心的「還願」事件。
我很明顯地感受到自己的焦慮。做為一個比較宅的人,我平時也透過微博關注不少資訊,也有朋友來自中國內陸,即使自己只是學生,不是文化產業人士,都能感受得到文化產業人人自危、自我審查的氛圍。然而回到家,看到家裡的大人揮舞著、期待著一個被造神的政治人物能夠一口氣翻轉經濟。我和家人長輩聊過,走過戒嚴時代的長輩覺得那個時代很發達,經濟好,覺得住在香港的朋友賺了很多錢,過得不錯。嘗試溝通,但很難讓長輩感受到我們的焦慮和害怕。自由得來不易,我知道。但我怎麼讓長輩知道?
長輩常跟我分享他們小時候的事情。我們是享福的一代,似乎是。我們是奢侈的一代,似乎是。以前哪有手機。以前哪有電腦。以前哪能嚷嚷著那麼多權利。
我試圖瞭解自己的立場與長輩的生活背景。我知道,我是不需要出門打工養活家人的幸運小孩。我在讀書,我不能懂家人賺錢的辛苦。所以,是不是,像是我這樣的人說著想要人權、想要言論自由,是不懂得錢有多難賺的慣小孩才會如此?
擁有權勢的人,在錢財堆積起來的制度高牆上築起更高的牆,阻礙邊緣族群追求幸福的權利。年長一輩的父母親戚們,說著「我們需要穩定」,然後用選票用捐款用「給少年人的勸誡」,為權勢守著那道高牆。
像是被時代壓著咽喉,越來越緊。被上個世代要求禁聲,乖乖讀書,不懂賺錢,拿家人的錢財,別多嘴。所以所有的壓抑、焦慮、自卑、害怕,化成歌曲裡的一聲聲嘶吼。
我不知道能不能這麼說。我也不清楚有多少我們世代的人願意聆聽上個世代的故事。但是反過來說,有多少上個世代的人,願意聆聽我們的焦慮,看見我們的迷惘和掙扎和努力,維持自尊的努力,守護自由的努力。
-
騎車前往捷運的路上,我為自己選了一首背景音樂,是陳建瑋2014年的作品<台北哪會攏無人>。
我一直在2014年這首歌得到金曲獎之後才認識他。
我想這是一首非常適合作為賞析入門練習的歌。這首歌的詞曲非常地咬合,歌曲的段落分明,明顯聽得出情緒的堆疊與轉折。
特別漂亮的是歌詞前後的抽換,從「來台北打拼」到「流浪到北京」;從台北「攏全人」到「攏無人」;從「何時出頭天」到「總有一工我會出頭天」。對應到《向前走》「去台北就會出頭天」的氛圍,這首歌卻是反諷著「我到了北京,真的能夠出頭天嗎」
開場A段獨白式的歌聲,搭配乾淨的吉他伴奏,唱的歌詞卻是熱鬧的台北街頭。詞曲中的反差,映照出演唱者帶著台北夢來到擁擠的城市後,卻身處疏離的人群,汲汲營營打拼卻迷惘和困惑。
間奏開始,加入人聲合音。從第二次A段一直接到副歌B段,加入節奏樂器鼓、鋼琴、電吉他。編曲熱鬧了,歌詞談得卻是身邊的人一個一個往西飛去中國。我每次聽這段,總覺得那把穩穩地彈奏著的電吉他,像是在熱鬧的聲音之中,持續傳遞演唱者的孤單。
音樂進入第二次副歌之後,重複演唱「攏無人」,演唱者開始嘶吼,一句一句情緒堆疊上去,情緒越拉越緊、越攀越高,再倏地結束。整首歌就此凝結在深夜的台北街頭。
在深夜的台北街頭聽著歌,新生南路上,寥寥幾台末班公車呼嘯而過。
一邊回想課堂內容,樂聲漸淡,在最後一聲「攏無人」的餘音中,踏上無人的手扶梯。眼前灰白色的捷運階牆,正好與MV中的景色融成一景 。
-
p.s.有個我還沒得到答案的疑問,我想持續地觀察下去,就是為什麼台灣不論是寫詞、寫樂評,到整體的流行文化中都比中國更少化用中國文化的典故與元素呢?而台灣又更常化用哪種類型的元素進入我們的流行文化創作,為什麼?